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

超音波自學大補帖

骨骼肌肉超音波是臨床非常有用的診斷及治療工具,相較於其他檢查,能夠以非侵入性、動態的方式檢查各解剖位置,也是一位運動醫學科醫師縱橫賽場必備夥伴。

經過整理後,決定將這兩年自學超音波的資源分享給在超音波大海中迷茫的朋友(初至入門最有效)
提供一些非常實用的影片和課程資源。
內容同時也包含超音波導引注射的相關技巧,超音波導引注射能夠大幅提升注射治療的成功率,避開神經血管,減少不必要的組織損傷。

目前依然還在努力精進的階段,有機會未來會分享相關治療案例,期待未來能與超音波同好們一起持續學習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超音波課程推薦 (以下皆為小弟上過課的):
連倚南教授復健醫學教育基金會
肌肉骨骼系統超音波檢查工作坊 入門班、診斷及注射班
--對於新手從無到有到進階非常有幫助
台灣肌肉骨骼神經超音波醫學會
--課程提供由淺入深,到最臨床的Cadaveric Workshop 皆有
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
--有最具代表性的課程 骨骼肌肉系統學超音波工作坊(USMSIT)
除了肌肉骨骼系統外,也有腹部超音波、甲狀腺超音波等
全衡學苑
--提供依部位分類的課程,課程中會包含該部位的評估、超音波診斷及治療

書籍:
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力大圖書出版
超音波學:肌肉骨骼疾病診斷技術 合記出版

2023年4月20日 星期四

我也想當場邊醫師,我第一步該準備什麼?

這次有幸在 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 -TASM 安排下,於2023年經典賽擔任場邊醫師,

賽前將以往上課的內容重新複習,
幸好比賽過程一帆風順,順利完賽。
今天趁著經典賽決戰前夕,
來分享場邊醫師的基礎必備知識,
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部份,後續還有許許多多需要學習的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對於賽場邊的傷害判定,最重要的是即刻確認病患的生命徵象🫀及緊急程度,
ABCDE:
( Airway, Breathing, Circulation, Disability, Evaluation/extremities)
A. 呼吸道通暢及限制頸椎活動
B. 呼吸及換氣
C.循環及出血控制
D.評估意識及神經學檢查
E. 露身檢查及環境控制




若是危及生命的狀況已經處理好,應轉向評估肢體的情況。
此時需要完整的病史詢問以及理學檢查 (包括受傷機轉、有無撞擊、疼痛程度、麻木感、開放性傷口或肢體變形)
評估四肢受傷💪:
最初和最重要的步驟,確認神經血管功能。(包含遠端感覺、運動功能和脈搏有無異常)
可在現場進行一次受損肢體的復位(ONE on-the-field attemp),是合理並且值得鼓勵的。
除非緊急運送到鄰近醫療院所需要較長時間,否則不應進行多次嘗試。在嘗試前後始終檢查遠端脈搏。
關於場邊處理,非緊急之骨骼關節傷害並沒有明確的回場規定。(no set return-to-play guidelines)
可根據以下規則考慮是否進行影像學檢查:渥太華踝關節規則、渥太華膝關節規則、匹茲堡膝關節規則、加拿大C頸椎規則。
(Ottawa ankle, Ottawa knee, Pittsburgh knee, Canadian C spine rules)
參考資料:
Extremity trauma: field management of sports injuries. 2014

2023年4月10日 星期一

淺談 Paul George膝傷及落地機制的重要

 看到PG受傷的影片,當下心裡只有一句:完蛋了😱


不禁讓我想起當年K湯的大傷,幸好隔天檢查發現,PG應該只是膝蓋扭傷,真的是不幸中的大幸,為什麼會這樣說呢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因為從當下受傷之機轉來看,最有可能是落地時因膝關節過度伸直(hyperextension)。導致韌帶與關節
🦴承受巨大的力量。
其中最主要幫助穩定膝關節的韌帶就是大名鼎鼎的前十字韌帶,
具有限制膝旋轉及膝向前位移的能力。

造成前十字韌帶最大承重的動作包含
🦵膝關節過度伸直膝外翻外轉(股骨內轉合併脛骨外轉)
而膝關節過度伸直情況時,若是同時單腳落地並且合併其他外力就可能造成巨大的傷害。
以下段落取自"運動視界: 從 Klay Thompson 這一摔論落地機制的重要性
"直膝單腳落地:
⛹籃球員的運動傷害大多集中在下肢,當球員沒有好的落地機制時,便會對髖、膝、踝三個關節產生超過十倍體重的負荷。尤其當膝關節保持伸直的情況落地時,地板所產生的反作用力無法藉由其他組織吸收,完全依靠膝軟骨與半月板進行吸震的動作,如此一來就大幅提升了運動傷害發生的機率。
而Rose在生涯初期就正好非常習慣使用單腳落地。最好的落地姿勢應該保持膝關節與髖關節微彎,讓股四頭肌、臀大肌及腿後肌去協助減速並吸收落地時產生的力道。"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因此好的落地機制及膝關節周圍及大腿、髖關節肌力非常重要
常見訓練動作包含:
硬舉、深蹲、單腿硬舉、分腿蹲
(之後有機會介紹這幾個動作有多重要)

期待大家持續訓練,保護自己的膝關節,繼續快樂運動! 🏀


訓練動作可參考 IRON士倫的影片
參考資料:
運動視界: 從 Klay Thompson 這一摔論落地機制的重要性-達斯
字母哥的案例,天生神力
從字母哥膝傷談「過度伸展」傷後回歸可能性-劉又銓醫師

林書豪腦震盪後做了哪些檢查呢

今年以前很少關注台籃,在魔獸及書豪來台後,也開始關注大小賽事,而今年初,鋼鐵人在林書豪加入後,帶領 2 勝 17 敗,即將被聯盟 thank you 的鋼鐵人,一舉拉出一波連勝,有望衝擊季後賽,然而上週最後一戰,不幸因腦震盪退場,無緣在場上帶領鋼鐵人拿下最重要一勝,今天來探討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