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20日 星期四

我也想當場邊醫師,我第一步該準備什麼?

這次有幸在 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 -TASM 安排下,於2023年經典賽擔任場邊醫師,

賽前將以往上課的內容重新複習,
幸好比賽過程一帆風順,順利完賽。
今天趁著經典賽決戰前夕,
來分享場邊醫師的基礎必備知識,
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部份,後續還有許許多多需要學習的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對於賽場邊的傷害判定,最重要的是即刻確認病患的生命徵象🫀及緊急程度,
ABCDE:
( Airway, Breathing, Circulation, Disability, Evaluation/extremities)
A. 呼吸道通暢及限制頸椎活動
B. 呼吸及換氣
C.循環及出血控制
D.評估意識及神經學檢查
E. 露身檢查及環境控制




若是危及生命的狀況已經處理好,應轉向評估肢體的情況。
此時需要完整的病史詢問以及理學檢查 (包括受傷機轉、有無撞擊、疼痛程度、麻木感、開放性傷口或肢體變形)
評估四肢受傷💪:
最初和最重要的步驟,確認神經血管功能。(包含遠端感覺、運動功能和脈搏有無異常)
可在現場進行一次受損肢體的復位(ONE on-the-field attemp),是合理並且值得鼓勵的。
除非緊急運送到鄰近醫療院所需要較長時間,否則不應進行多次嘗試。在嘗試前後始終檢查遠端脈搏。
關於場邊處理,非緊急之骨骼關節傷害並沒有明確的回場規定。(no set return-to-play guidelines)
可根據以下規則考慮是否進行影像學檢查:渥太華踝關節規則、渥太華膝關節規則、匹茲堡膝關節規則、加拿大C頸椎規則。
(Ottawa ankle, Ottawa knee, Pittsburgh knee, Canadian C spine rules)
參考資料:
Extremity trauma: field management of sports injuries. 201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林書豪腦震盪後做了哪些檢查呢

今年以前很少關注台籃,在魔獸及書豪來台後,也開始關注大小賽事,而今年初,鋼鐵人在林書豪加入後,帶領 2 勝 17 敗,即將被聯盟 thank you 的鋼鐵人,一舉拉出一波連勝,有望衝擊季後賽,然而上週最後一戰,不幸因腦震盪退場,無緣在場上帶領鋼鐵人拿下最重要一勝,今天來探討林...